Sunday, September 14, 2014



李香兰 Shirley Yamaguchi

(东京14日讯)曾为老上海「七大歌后」中唯一的外籍歌星李香兰,于本月7日上午10时42分,因心力衰竭在东京自宅去世,享年94岁。传世名曲《夜来香》正是由她在1944年首次演绎。

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,日本人,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中国辽寧省奉天省抚顺市(今辽寧省灯塔市)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她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亚洲的日本籍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。1942年来到上海发展以后达到演艺事业的巔峰,1944年在上海与黎锦光合作发行传世名曲《夜来香》,其后成为与周璇、姚莉、白虹、白光、吴鶯音、龚秋霞齐名的上海滩七大歌星。

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,1945年在上海大光明戏院举行首次个人演唱会。1945年日本战败,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,后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无罪释放。1946年遣送回日本,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。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,告別舞台转而从政。

1974年,李香兰被自民党提名,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。歷任环保政务次官、参议院冲绳及北方问题事务特別委员会委员长、参议院外务委员会委员长等。2005年,李香兰发表长文,劝诫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,原因是「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。」

张学友《李香兰》经典流传

据悉,李香兰的葬礼已经在亲属的参加下完成。日后是否举行追思会,目前还没有消息。由於特殊的歷史环境,她的传奇故事后来改编成很多同名艺术作品,包括流行曲、舞台剧、电视剧等。比如在1989年中日合拍的电视连续剧《別了,李香兰!》(又名《再见李香兰》。事实上,更为当今观眾所熟知的是由张学友主唱的粤语流行曲《李香兰》。歌曲改编自玉置浩二创作的《不要走》。之后,在1993年,《李香兰》被重填华语歌词,取名《秋意浓》,收录於张学友销量与口碑俱佳的《吻別》专辑。此曲后还曾作为《国產凌凌漆》的华语版插曲,名留影史。

女间谍的戏剧人生

李香兰在中国电影的「人物誌」上,是不愿被提及但又绕不过去的人,她被誉为银幕上的「金鱼美人」,她演唱的很多歌曲流传至今,但是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,这位活跃在中国早期电影银幕上的天使,竟是一位日本人,而且用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和最出眾的才华,为日本侵华战爭出力,但她的这一段人生歷程,又非一个弱小的日本女人所能决定和掌握的。

化名「潘淑华」留华被发掘

李香兰出生在日本一个汉学世家,祖父是佐贺县的汉学学者,父亲受其影响早年到中国学习,后任职於「满铁」公司。李香兰少年时代留在脑海里的那片血红,让她终生难忘:1932年,她亲眼看到几名被绑的中国人被日本宪兵当场枪杀,血肉模糊。后来她才知道,那与3000名中国平民遭日军屠杀的平顶山惨案有关。

1943年,年轻的李香兰满怀著对中国和日本的爱,对未来生活的憧憬,来到北平,以「潘淑华」这个名字在北平翊教女中唸书。由於她从小天生丽质,说一口流利的华语,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,她的艺术天分和特殊出身,很快就被日本侵略者操纵策划的偽「满洲电影协会」相中。他们动员她入会,並决定將她大力包装,作为中国歌星推出,为侵略政策鼓噪,李香兰成了关东军推行战爭政策中的「糖衣炮弹」。她拍摄了《木兰从军》与《万世流芳》,在《万世流芳》中她因扮演林则徐的女儿而蜚声中国影坛。

但她真正红火是上世纪50年代继演出好莱坞电影及百老匯歌剧后,应香港电影公司之邀拍摄的几部电影《金瓶梅》、《一夜风流》等,其中的插曲都由她亲自演绎並灌成唱片。虽然有人指责她出演的电影充满日本军国主义色彩,但是,艺术不可能完全成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。

50岁圆记者梦

1969年,已將50岁的李香兰圆了记者梦,当起了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,还前往越南、柬埔寨、中东等战爭前线,採访过阿拉法特、曼德拉等风云人物。丈夫去世后,李香兰选择了独居。期间,她仍担任著「亚洲女性基金」的副理事长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战爭受害者、当年的从军「慰安妇」道歉赔偿。




0 comments: